一、什么是近视
要知道什么是近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视。正视是当眼睛里面的肌肉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米以外)经过瞳孔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而近视就是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瞳孔到达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它的特点就是看远模糊,看近相对清楚。
二、近视分类
近视根据屈光成分分类可分为:
1. 轴性近视:眼轴是眼睛这部相机从镜头(角膜)到底片(视网膜色素色素上皮层)的长度。一般认为7岁以后眼轴的正常值在23.5~24mm,眼轴每增长1mm,近视增加300度。近视人群的90%均是轴性近视。
2. 屈光性近视: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眼的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
近视根据度数分类可分为:1.轻度近视:≤300度;2.中度近视:325度~600度;3.高度近视:>600度。
三、近视的临床表现
1. 看远处物体时眯眼
2. 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
3. 看东西、写作业时喜欢贴的很近;
4. 经常歪头看东西;
5. 经常皱眉;
四、近视发生的原因
目前,关于近视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认为有两大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一)遗传因素
青少年的近视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大家比较好理解,就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风险就比其他人群高。
(二)环境因素
1. 过度用眼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时间过长、中间无休息会明显增加近视的患病率。而且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孩子过多使用这些产品也会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
2. 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
写字是头过低、歪头写字、走路时看书、看手机、躺着或趴着看书都会导致视疲劳,导致近视度数过快增长。
3. 缺乏户外活动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户外活动与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认为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4. 饮食上挑食导致缺钙等。
五、近视的矫治方法
目前矫治近视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普通框架眼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眼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等,但普通框架眼镜仅能起到矫正近视的作用,并没有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目前延缓近视进展的方法有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双焦或多焦眼镜、重复低强度红光(哺光仪),多项研究均表明上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的进展,并且需要在医生的建议及指导下进行。
关于近视矫正手术有多种方式可选,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眼部情况及用眼要求技能型个性化选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矫正近视的手术方法主要有激光矫正手术和眼内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为满足不同人群的摘镜需求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作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莎莎)